宝天曼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南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8%,享有“中原生物王国”“天然基因库”的美誉。孩子们一踏进宝天曼,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在葱郁的森林深处,满目翠绿与生灵交织的蓬勃生态震撼了他们的双眼。来自宝天曼管理局的研学讲师介绍道:“这里的每一株植物、每一只昆虫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它们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着这片森林的勃勃生机。”
走进科普廊道,孩子们仿佛打开了一本立体的自然教科书,植物和昆虫诉说着它们独特的生存特点。三桠乌药舒展着它标志性的三裂叶片,大叶朴叶生长着尾状长尖,抬头可见的灯台树缀满蓝黑色球形果实。在白檀粗糙的树枝表面,一只与树干颜色、纹理几乎融为一体的竹节虫静静趴着;叶片上,一只天牛背着锃亮的甲壳在来回穿梭寻找食物。科普老师详细地讲解着每种生物的生活及生存特征,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

打开宝天曼研学一体机,孩子们看到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影像,矫健的豹猫在林间穿梭,警觉的林麝在嬉戏,豪猪在夜间活动竖立尖刺,乌鸦在憨态可掬的野猪身上捉虫子,猪獾在落叶堆里拱土寻食……这些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场景,让孩子们直观领略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研学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这些镜头不仅是自然纪录,更是宝天曼生态价值的直观证明。宝天曼保护区年均涵养水源相当于44座中小型水库蓄水量,年吸收二氧化碳122万吨……大自然对地球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随着老师的讲解,保护生态的自然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一项持续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宝天曼森林研学夏令营以实地沉浸式体验为孩子们搭建起深入了解自然的绿色桥梁。通过徒步森林、物种观察和专家讲解等活动形式,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种子。这种潜移默化的生态教育,正在培养新一代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奠定了重要基础。未来宝天曼邀请更多中小学生,把自然课程送进校园、把研学课堂搬回森林,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一代代人心中深深扎根。(张会萍)
责任编辑:王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