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摸清隐患底数,严格风险管控。2025年,我市通过技术单位核查核销隐患点16处,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崩塌14处、滑坡15处、泥石流2处),主要分布在合涧镇、河顺镇等5个镇及红旗渠干渠沿线。针对隐患点,全面落实“两卡一表”发放、标识牌更新和避险路线设置,确保风险管控无死角。
二是强化防治措施,提升应急能力。强化排查早预防,重点对地灾隐患点、学校、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动态排查,及时更新群测群防网络,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实战演练提能力,5月27日在石板岩等镇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滑坡险情处置,200余名群众参与,同时了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科技支撑增效能,依托专业技术单位全程参与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人防+技防”的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在石板岩隧道西口、任村牛岭山等隐患点安装监控8个,在红旗渠青年洞景区安装雨量监测及立缝位移监测仪5台,购置无人机2台,提升了隐患识别精准度和风险预警时效性。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拧紧责任链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制度,建立地灾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地质灾害防治微信群,确保信息报送渠道通畅及时。同时对基层隐患点巡查频率、标识更新、物资储备、预案制定等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导,齐心协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转移、早避险”,坚决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
责任编辑:王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