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铸就金字招牌 老庙牛肉香飘四海
老庙牛肉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末年,其制作工艺历经300余年传承,凭借“肉烂筋面,色鲜味美,咸淡可口,老少皆宜”的特色,被誉为“豫北之花,中华一绝”。2015年,老庙牛肉获批
走进老爷庙乡牛肉加工企业的标准化加工车间,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巨大的不锈钢煮锅内,汤汁翻滚,每一块牛肉都经过精准控温控时的现代化工艺烹制,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我们从家庭作坊升级为现代化车间,冷链物流覆盖全
政策赋能+科技支撑 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
老爷庙乡的牛肉产业腾飞,离不开政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近年来,推动企业完成生产线现代化改造,并引入智能化温控设备、无菌包装车间,确保产品安全与品质。县委、乡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推进老庙牛肉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竞争,以品牌化、规模化推动老庙牛肉走向全
与此同时,县乡政府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近几年,累计投入县级扶持资金3400万元,大力推进牛肉全产业链发展。其中2024年,孔村通过乡村振兴项目获得750万元资金支持,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2025年申请资金2000万元,新建6个牛肉加工车间,进一步推动老庙牛肉产业最大做强。目前,该乡牛肉产业已逐步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正在努力实现“一产带多产、多产促共富。2024年启用的“滑州优农”区域公用品牌,将老庙牛肉与道口烧鸡等特色产品统一包装推广,借助电商平台和智慧溯源系统,推动“土特产”向“高端品”转型。
联农带农惠民生 家门口就业托起“致富梦”
产业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富民。近年来,老爷庙乡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300余户村民参与肉牛养殖、牛肉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学到技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北小寨村村民贾瑞娟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此外,辖区内的牛肉庄园主题餐厅,将美食体验与农耕文化结合,以牛肉为原料的特色菜品吸引着八方食客,年接待消费者16万多人次,成为老爷庙乡的“新名片”。餐厅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开发牛肉研学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老庙牛肉的魅力。”
老爷庙乡的产业发展之路,始终与
展望未来:从“中原粮仓”到“品质厨房”的跨越
入选
老爷庙乡
从一口铁锅到现代化车间,从地方特产到
责任编辑:王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