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用好“三支笔”绘就乡村好“丰”景

    首页 > 舆情研究 > 正文

    日期:2025-03-24 10:39:0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过往,嵩县旧县镇依靠金、钼、莹石等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工矿产业”,虽然镇域经济实现起步发展,但也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负担,同时在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旧县镇政班子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挖掘乡土资源,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培育链带集聚,做好“土特产”文章,才能实现产业长久兴。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土地、要资金、要消费支撑,当前,人口、资本由村到城对向流动,生物医药、金钼氟钾新材料、新文旅“风口”产业快速发展,绿色、健康、新文旅消费热潮涌动,为旧县转型发展、换道领跑,提供了有利契机。”旧县镇委书记姬建立说。
           去年以来,旧县镇立足于特色产业乡镇定位,依托烟、药主导产业,蕙兰、白玉蜗牛等特色产业,创新产业模式,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运营前置、先行先试、循序发展,着力以农村改革的纵深推进,推动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50324104232
    “理念新笔”,书写产业新路
           把发展大势、抢产业“风口”、跟消费潮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才能抢得市场先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旧县镇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乘片区化组团式发展之势,握农业产业发展之机,聚旧县特色产业之力,结合烟、药产业调茬种植特性,蕙兰、白玉蜗牛等特色产业单打独斗、出省赶集现状,扬长补短,创新“烟药轮作、兰花市集”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龙潭河烟药农牧产业组团、伊河畔农文旅商贸组团,开辟出产业赋能、群众增收新路径。
           走进龙潭河谷,4000亩烟药轮作示范基地,烟田起垄、药田翻整,一片忙碌。
           “烟药轮作”是旧县镇融入嵩县“中原药谷”建设大局的创新之举。成立产业联合委、互助小组,落实奖补政策,开展技能培训,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实现“烟歇种药、药歇种烟”循环发展。
           2024年,马店、寺上、白庄、谢庄等村组团发展“烟药轮作”产业,带动1000余户群众年均增收7000余元。2025年将建设烟事服务中心,种植面积也将突破1万亩。
           伊河畔,兰花产业园(二期),施工如火如荼,兰花市集雏形初显。
           兰花市集是旧县镇紧追新文旅“风口”的升级之举。依托兰花产业园,在蕙兰展销基础上,丰富电商直播、会展演艺、研学交流、户外越野等多元业态,为游客、商户等营造“产、贸、学、研、游”沉浸式“兰园梦”体验,联动全镇竹园风、柿园红、桑园行、故园情系列产品焕新出圈,“五园一体”叫响“伊水兰山、老家旧县”文旅品牌。
           截至目前,兰花产业园一期48个大棚被承租一空,每月2次交易会,交易金额稳定突破200万元,带动群众三产收入超20万元。未开先热,二期产业招商竞争火热,大棚、展厅等摊位租售过半。
    “改革新笔”,引来源头活水
           旧县镇树牢运营理念,引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推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市场主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建立先流转、后改造、再经营“三资”管理模式,以投招引、项目带动、利益联结,兴业富民强村。
           马店村是先行区、试验田。“我们对村内田地、荒坡、荒滩实施统一流转,然后结合河道治理、坡改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改造,以投招引,同步进行产业招商,改造完就能和种养户签订合同,合伙经营,同时,通过以工代赈、劳务合作社等带动群众参与务工增收,既减轻种养户投资负担、又实现群众出租、务工增收,还能为村集体带来不错收益,用来反哺产业。”马店村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王群喜说。
           如今的马店村荒坡、荒滩变身产业宝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带动100余户群众家门口增收。
           寺上烟药、谢庄、白庄烟叶、河南蕙兰、黄沟乡村旅游等产业也在统一经营中实现规模发展、多方受益。
           旧县镇“陆基”鲈鱼养殖获评全水产绿色养殖骨干基地、白玉蜗牛养殖规模豫西最大、连片烟药种植面积全县最大、“1+N”服装、手工艺品加工产业带火庭院经济……
           更新工矿产业发展模式,融入“中原矿谷”建设,依托旧县丰富矿产资源,强化项目带动,引资5.58亿元,落地中营矿业金铅矿、乾顺萤石和金矿开采加工项目,延伸工矿产业链条,新增50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财税来源得到进一步扩宽。
    微信图片_20250324104250
    “治理新笔”,筑牢产业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群众理念不新、干部能力不足、产业后劲不够等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聚力破除制约瓶颈,旧县镇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创新实施“能人治村、干部驻村、后备进村、导师带村”“四村”行动,强化建引领,实施网格化治理,着力以基层高效能治理,化解风险矛盾,推动资本、技术、力量等要素向产业一线流动,支持产业发展。
           “产业强不强,头雁得要引领上,我们明确激励政策,精准招商,一批致富能人落户旧县,服务好不好,干部得要顶得上,我们要求机关干部服务在村、村干部包片联户,服务产业发展,发展长不长,力量得要跟的上,聚力村域接续发展,我们为每村后备干部设置2-3个锻炼岗位,提前进村,帮助提升工作本领,再通过补选或选举进村,充实村工作力量,实现有效衔接,整体旺不旺,导师得要帮着上,我们成立联合委、互助小组,破除村域界限,跨村实施先进带后进、老人带新人,导师帮带,提升镇域整体发展水平。”旧县镇委书记姬建立说。
           活动开展以来,共招引40余名各类能人回乡,实现32名干部常态驻村,设置后备干部锻炼岗位28个,结成帮带对子56对,着力培育了一支堪当现代化旧县建设重任的高素质治理队伍。
           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马店村支部书记王群喜帮带寺上村支书发展连片烟药产业4000余亩,李志博、周金斌回乡发展“陆基”鲈鱼、“废水+蔬菜”绿色种养产业,持续带农富农,仝锦慧联农发展白玉蜗牛养殖产业,豫西最大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名片持续擦亮……
           行动有成效,治理有力量。旧县镇在“四村”行动的基础上,组建治理队伍,以建聚合安全稳定、政策落实、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规范建立纵向到边、延伸到底一网“双联”网格化治理体系,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
           实践证明,只有产业兴旺,农民、集体富裕,乡村治理才更有氛围,乡村建设才更有底气,农民富足、乡村和美,更能反哺产业发展,一体推进乡村振兴。
           收官“十四五”,谋篇“十五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旧县镇将持续树牢“对群众再好也不为过”“对企业再好也不为过”的理念,建立强村公司,细化网格治理体系,用好产业联合委,锚定“烟药轮作、兰花市集”乡土产业发展,加大白玉蜗牛、“陆基”鲈鱼、羊肚菌一类特色菌种培育、伊普吕肉兔等特色产业投入,培育农文旅融合、手工业、食品加工等集群产业,做强旧县“土特产”品牌,以农业产业美,涵养生态环境美,实现宜居宜业乡村和美,“美美与共”。(张伊楠)


    责任编辑:王梦琪

    下一篇:宛城区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问题楼盘处置工作
    上一篇:项城市水利局开展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