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银农同心赋新能 整村授信绘新篇——嵩县农商银行深耕农家乐产业的金融实践

    首页 > 舆情研究 > 正文

    日期:2025-04-21 11:17:5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时期,嵩县农商银行始终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以建引领为“方向盘”,以整村授信为“金钥匙”,精准打开白河镇下寺村农家乐产业升级的新空间。嵩县农商银行白河支行深入乡村一线,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乡村旅游“毛细血管”,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中书写了银农共生共荣的生动篇章。
          深耕乡土肌理,精准锚定产业痛点
          白河镇下寺村拥有深厚的云岩寺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生态资源,农家乐产业已具一定规模,但发展中面临诸多难题。传统经营模式过度依赖线下客源,基础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单一。同时,多数农户因缺乏有效抵质押物,陷入“融资难”的困境。
          嵩县农商银行敏锐捕捉到产业升级的金融需求,以省农商银行“整村授信”战略为抓手,将金融服务端口前移,组员先锋队,深入全村逐户走访。通过“望闻问切”式调研,实地考察经营场所、倾听农户发展规划、问诊资金需求难点、切准产业升级脉搏,为每户农家乐建立涵盖经营现状、信用状况、发展愿景的“金融档案”,形成“一户一策”授信方案,实现从“人找钱”到“钱找人”的服务转型。
          创新服务模式,激活产业振兴动能
          针对农家乐轻资产运营特点,白河支行运用省行标准化贷款产品“合家好”,打破传统担保壁垒,通过家庭成员共签模式构建信用共同体,让“信用”成为农户融资的“硬通货”。
          云岩静庐农家宾馆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蔡大哥夫妇一直怀揣着升级宾馆的计划,却苦于资金短缺。客户经理在走访中发现其深耕民宿的匠心与潜力,当场启动“现场采集信息 — 精准测算需求 — 快速授信放款”额绿色通道,20万元信贷资金当天直达账户。这笔资金不仅帮助云岩静庐扩建亲子娱乐区、开发山货采摘体验项目,更串联起周边农户的农产品供应链,形成“民宿+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构建长效机制,绘就共富新图景
          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嵩县农商银行将下寺村实践升华为可复制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在服务机制上,推行“驻村服务”制度,客户经理化身“乡村振兴服务员”,常态化开展金融政策宣讲会,让金融知识走进农家院、融入田埂间。围绕“衣、食、住、行、游、养、娱”等消费或生产场景需求,精准匹配贷款产品,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在成效拓展方面,将整村授信与乡村治理相结合,通过信用评定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培育“信用村”“信用户”,构建“金融助力产业、产业反哺信用”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下寺村累计授信 83 户、金额1570万元,用信36户、金额620万元,超额完成阶段性服务目标。这不仅推动了农家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还促使全村新增特色民宿 15 家,形成了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民俗的四季旅游产业链,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坚守金融初心,共谱振兴新篇章
          这场发生在下寺村的“金融变革”,是嵩县农商银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该行深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的发展。金融服务既要注重效率,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更要充满温度,读懂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产业升级的积极推动者。
          从云岩静庐的热闹场景到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从个体农户的创业梦想实现到整村产业的蓬勃发展,金融活水正不断滋养着乡村振兴的广袤土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嵩县农商银行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建 + 金融”双轮驱动模式,将整村授信的深度转化为产业振兴的高度”,将金融服务的精度提升为民生改善的温度,在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中深耕不辍,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贡献更多农商力量。(王石磊)


    责任编辑:王梦琪



    下一篇:罗山县市场监管局:包容审慎出实招 柔性执法见成效
    上一篇:光山县交通运输局召开接受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动员会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