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物质根基,也是民生实事的资金源头,面对集体“三资”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漯河市郾城区淞江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职能,以系统性举措推动辖区居民满意度与获得感稳步提升。
一是“项目化”摸清“家底”。纪工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以全市开展集体“三资”大起底、大核查、大整治活动为契机,推动成立由党工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辖区内12个村(社区)的89个组级单位、共计460万余元集体经营性资产及89万余元账面资金进行了清查核算,围绕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非法占用、经济合同混乱等相关突出问题,进行综合研判,重点紧盯“三资”规模大、村级债务多、违纪违法案件频发的村(社区),夯实专项整治基础。
二是“清单化”消除“风险”。纪工委围绕街道集体“三资”领域制定专项问题线索清单,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做到对症下药、靶向发力,在整治期间分别查处:某行政村支部委员周某某以权谋私、低价租赁集体土地并长期拖欠租金的问题,追回应缴租金2万余元,给予党纪处分1人;查处某行政村未将公墓征地补偿款及工作经费纳入“三资”账户管理的违规行为,规范未监管资金20万元,给予政务处分1人;查处某社区超长期、超低价合同问题,追回长期被私人占用的集体场院一处(土地面积460㎡),给予政务处分1人,目前该场院已用于社区爱心餐厅项目建设,预期实用建筑面积807㎡,建成后将惠及老年人、留守儿童以及周边居民。
三是“系统化”筑牢“屏障”。街道纪工委从制度与监督双管齐下,构建“三资”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修订《淞江街道村(社区)“三资”管理实施细则》,明确流程权限;建立“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机制并联动村(社区)务监督委员,通过“阳光漯河”网与村务公开栏实现“三资”信息线上线下同步公开。在办理涉集体“三资”案件时,同步下发4份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限期整改,开展3轮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压实监督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以精准执纪让集体“三资”惠及辖区更多居民群众。(胡甜源)
责任编辑:王梦琪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引用新型养护材料 应对连阴多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