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精准解读,明确救助工作方向
培训会上,局应急保障股负责人围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规程》等政策文件,结合全县受灾实际情况,对冬春救助核心政策进行深度解读。重点明确三方面内容:
一是救助对象精准界定:详细划分救助对象类别,将因灾导致住房损坏、农作物减产、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以及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救助对象,明确“优先救助、分类施救”原则,避免“一刀切”式救助。
二是救助标准科学制定:根据受灾程度、家庭困难情况,明确人均救助金额区间及实物救助(如棉衣、棉被)的发放比例,确保救助标准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群众实际需求。
三是资金使用严格规范:强调冬春救助资金属于“民生保命钱”,必须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严禁截留、挪用、挤占,明确资金需通过“一卡通”系统直达救助对象个人账户。
二、流程细致拆解,确保救助规范有序
针对冬春救助“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级工作流程,培训通过“分步讲解+案例演示”的方式,让基层工作人员清晰掌握各环节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户报”环节:指导村(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受灾群众收集身份证、户口本、受灾证明(如房屋损坏照片、农作物减产证明)等材料,确保申请材料真实、完整,避免因材料缺失影响救助进度。
“村评”环节:明确村(社区)需组织村民代表、
“乡审”环节:讲解乡镇(街道)对村(社区)上报材料的审核要点,包括材料真实性核查、救助对象资格复核、救助金额核算等,审核通过后需在乡镇政务平台二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审批。
“县定”环节:介绍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对乡镇上报材料的终审流程,包括随机抽查核实、数据汇总分析、救助方案制定等,终审通过后统筹安排资金与物资发放,确保救助工作高效推进。
三、互动答疑交流,夯实工作业务基础
培训最后设置“互动答疑”环节,基层工作人员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积极提问,局业务骨干结合政策要求与工作经验,逐一耐心解答,为基层提供可借鉴的工作方法。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王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