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识别,“亩均论英雄”倒逼低效用地“腾笼换鸟”
为破解“项目等地”的困局,宛城区自然资源局转变思路,将工作重心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该局牵头建立了一套以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为核心的,包含10余项指标的精细化评估机制。通过这套“体检”系统,能够科学、精准地识别出辖区内的低效利用和闲置土地,为分类施策、集中整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自2024年开展低效闲置土地集中整治行动以来,成效显著。配合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盘活各类闲置用地16宗,面积高达1233亩,为优质新项目的入驻腾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2025年9月底至10月底30天内,工业用地出让呈现“井喷”态势,成功出让工业用地10宗,其中10月21日单日便出让4宗,充分证明了盘活存量用地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活力,“腾笼换鸟”战略正在加速落地。
二、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实现产业集聚“良性循环”
在盘活存量空间的基础上,如何引进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是关键。宛城区自然资源局积极探索“以商招商”新模式,联东U谷项目便是这一模式的典范。
该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已形成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一期、二期成功引进20余家企业,构建了“落地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良性发展生态。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6.8亿元的三期项目在土地出让前,就已提前储备了江苏中泽电气、固安正宇电气等5家优质企业,实现了“等地”到“选商”的根本性转变,确保了土地一经盘活,立即能被高效利用,极大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和产业的能级。
三、服务前置,“全生命周期”护航项目“拿地即开工”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宛城区自然资源局致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将服务环节大幅前置。在地块正式出让前,即为意向企业配备专业服务人员,主动提供政策宣讲、规划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前研判,实现“引进即筹建”。
同时,该局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创新机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宛城速度”——2024年以来,全区已累计为21个重点项目提供联合验收服务,平均验收时限缩短60%,企业满意度达100%。多个项目实现了“一天发四证,拿地即开工”这一突破性举措,彻底打通了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和时间成本,赢得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赞誉。
宛城区自然资源局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三管齐下,成功探索出一条在土地资源紧约束背景下,通过盘活存量实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为宛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同类地区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宛城经验”。未来,该局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存量土地潜力,为营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发展环境贡献力量。(丁胜举)
责任编辑:刘泳利
